索 引 号 | 971045726/szrzyj/2024-00099 | 发布机构 | 市规划自然资源局 | 公开日期 | 2024-07-18 |
文 号 | 公文种类 | ||||
成文日期 | 有效性 | 有效 |
《眉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解读
眉山市人民政府公开印发了《眉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现解读如下。
一、编制背景
将原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坚定推进“多规合一”、保障国省战略有效实施,市政府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等文件要求,依法依规组织编制了本《规划》。《规划》是我市开展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行动纲领和空间蓝图,是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法定依据。
二、编制过程
编制工作坚持高位推动、高标准推进、高水平把关,采用党委领导、政府组织、部门协同、专家领衔、公众参与的方式开展。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开展了规划技术咨询,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组织了专题研究。随着“三区三线”的划定,规划成果加快完善,期间多次征求了天府新区眉山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园区意见。完成了专家评审、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众意见征求及合法性审查等工作,报请省政府审批。《规划》先后通过了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市政府常务会、市人大常委会及省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等会议审议,由省政府批准实施。
三、主要内容
《规划》紧紧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都都市圈建设等国省战略实施,认真落实《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要求,紧扣市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全域协同”战略部署,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近期到2025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规划范围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级。内容包括五个部分(不含前言),共二十六章:
第一部分现状与形势,共三章,分析市域和中心城区的现状特征,识别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中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存在的突出问题。
第二部分战略与目标,共二章,明确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定位、规划目标和空间战略。眉山城市总体定位为“现代化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新兴城市”,主要职能包括: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区、弘扬三苏文化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渝地区新能源新材料制造基地、成渝地区重要的高水平开放门户。
第三部分市域规划,共八章,涵盖了总体格局、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城镇空间、基础设施体系、魅力空间、综合防灾体系、区域空间协调等涉及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规划安排。这部分内容是体现“多规合一”的重点与核心,聚焦全域全要素管控。一是统筹发展与安全、保护与开发,构建“一核两副、三带五区”的市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以乡镇为单元细化主体功能定位,将37个乡镇确定为农产品主产区、5个乡镇确定为重点生态功能区、38个乡镇确定为城镇化地区。二是加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规定到2035年,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357.93平方公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226.83平方公里,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区。三是重视生态空间保护,构建由1个国家公园、1个自然保护区、6个自然公园组成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划定生态保护红线707.49平方公里。四是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形成由1个中心城市、2个副中心城市、3个节点城市、21个中心镇和42个一般镇组成的现代化城镇体系。五是完善交通、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体系,强化对空间发展的支撑能力。六是构建由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等构成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打造特色魅力空间,促进展示利用。七是建立灾害防御能力更强、应急救援体系更完善的综合防灾体系,夯实空间发展的安全基础。八是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成都都市圈,促进对外协同发展;支持眉山天府新区建设市域副中心,促进东彭仁新一体化发展,提升城市能级。
第四部分中心城区规划,共九章,分别从城市性质、空间结构、用地布局、绿地与开敞空间、城市品质、交通体系、市政设施、综合防灾、地下空间、“四线”管控等方面,对中心城区的开发保护作出安排。一是确定城市性质为:弘扬三苏文化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都市圈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地、宜居宜业智慧公园城市。到2035年,中心城区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116平方公里以内。二是构建“一心双城、三带十区”的城市空间结构。其中,“一心”指城市新中心,“双城”指东坡城区和彭山城区。三是优化用地布局,依据规划分区差异化完善公共活动空间体系,补齐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提升城市风貌、推动城市更新、延续城市文脉。四是遵循优良山水格局,构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布局的蓝绿空间体系,规划城市通风廊道,构筑园在城中、城在园中的公园城市基底。五是完善中心城区交通体系和市政设施,增强对发展的基础支撑;明确综合防灾要求,并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相结合,增强城市韧性。
第五部分实施保障,共四章,强化对上位规划的传导落实和对下位规划的传导要求,确保约束性指标和强制性内容传导落实到位。提出近期行动指引、配套政策机制和“一张图”等实施监督措施,保障规划实施。
【关闭窗口】 |